在大型矿泉水生产过程中,超滤设备是核心环节之一,其作用主要是去除水中的胶体、细菌、微生物和大分子有机物,确保最终产品符合饮用水标准并保留水中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成分。而在超滤膜的选择上,国产膜与进口膜之间的争议一直存在,尤其是在大型矿泉水超滤设备中,是否使用国产超滤膜成为很多用户和设备厂商关注的重点。
大型矿泉水超滤设备是否用国产超滤膜
国产超滤膜在性能和技术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突破。早期的国产膜材料在孔径控制、抗污染能力以及通量稳定性方面不如国外品牌产品。但近年来,随着膜分离材料工程的发展,PVDF、PES等高分子材料的大规模应用,以及膜制造工艺如相转化、拉伸、热致相分离等技术的成熟,国产超滤膜已在膜通量、截留率、抗污染性、机械强度等关键指标上达到国际主流水平。所以大型矿泉水超滤设备也会用到国产超滤膜,具体来说:
1. 国产超滤膜的成本优势明显,是大型矿泉水企业选择的重要考量因素。由于进口膜价格高、采购周期长、售后服务响应慢等问题,在长期运营中会造成较大的成本负担。而国产膜不仅价格更具优势,供货周期短,而且售后服务体系日趋完善,能快速响应更换、清洗、技术支持等需求,有效降低了设备整体运营成本。
2. 国产超滤膜在大型系统中的实际运行效果已获得市场验证。多个矿泉水生产基地如长白山、峨眉山、井冈山等地,已有不少水厂在实际项目中采用国产超滤膜并实现稳定运行,产水水质达到国家瓶装饮用天然矿泉水标准。这种实践验证增强了行业对国产膜的信心,也推动了更多设备厂商在新项目中优先推荐国产膜产品作为标准配置。
3. 国家政策也鼓励国产膜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在节能减排、绿色制造、“双碳”战略等政策背景下,支持国产化、替代进口成为水处理行业的重要方向。相关政策明确提出鼓励采用国产膜材料,提高关键装备自主化率,并设有专项资金支持膜材料研发与应用工程。
4. 在一些对水质精度要求极高、生产环境复杂或对品牌有特定偏好的矿泉水厂,进口膜仍有一定市场,尤其是对初次建设超滤系统、需要国际认证保障的企业。但随着国产膜品牌在质量稳定性、系统集成适应性和批次一致性方面持续提升,其在大型矿泉水超滤系统中的占比还将持续扩大。
当前大型矿泉水超滤设备中已普遍使用国产超滤膜,且趋势日益明显。这不仅是国产膜品质提升的体现,也是整个行业技术自主可控、成本优化、效率提升的必然结果。对于矿泉水企业而言,合理评估水源水质、生产工艺、设备预算等因素,科学选择膜产品,是保障产品品质和工厂效益的关键。而国产超滤膜,正在成为更多企业的可靠选择。
本文由蓝创沃特(www.lancunwater.com)原创首发,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或注明文章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