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在不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而污水处理则是改善环境的核心任务。农村乡镇污水具有分散性强、水量波动大、成分复杂等特点,传统大型污水处理厂难以适配,一体式污水处理设备凭借占地小、安装快、易维护等优势,成为解决农村污水问题的理想选择。工艺作为设备的核心引擎,直接决定处理效果与运行成本,本篇文章我将为您介绍农村乡镇常用的主流工艺。
一、A/O 及衍生工艺,稳定高效
A/O 工艺通过厌氧与好氧阶段协同降解污染物:污水先经厌氧池,厌氧微生物分解大分子有机物;再入好氧池,好氧微生物在曝气下降解 COD、氧化氨氮、吸收磷。衍生的 A²/O 工艺加缺氧段强化脱氮。
其稳定性强,对农村常见污水的 COD、氨氮去除率超 80%,出水达一级 B 标准;结构简单可集成,能耗低。适合 50-300 人集中居住村庄,适配管网完善、预算中等、运维能力一般的乡镇。
二、SBR 及衍生工艺,灵活抗冲击
SBR 工艺即序批式活性污泥法以 “时间换空间” 为设计理念,在单一反应池中按 “进水→曝气→沉淀→排水→闲置” 的周期循环运行,无需单独设置沉淀池,大幅节省占地。污水进入反应池后,曝气阶段通过好氧微生物降解有机物、完成脱氮除磷;沉淀阶段实现泥水分离;最后排出净化后的水,等待下一个周期。衍生的 CASS、MSBR 等工艺优化了曝气与沉淀的衔接,进一步提升处理效率。
其最大亮点是抗冲击负荷能力极强,能轻松应对农村污水早晚水量骤增的问题,如早中晚用水高峰时段的水质波动;同时占地比 A/O 工艺减少 30%,一体化设备可设计为埋地式,不影响村庄景观。适用于雨季混入雨水等情况水质波动大、土地紧张的村庄,100 人以下的小型集中处理点选择该工艺尤为合适。
三、MBR 工艺:高品质出水的高端之选
MBR 工艺即膜生物反应器是 “膜分离 + 生化反应” 的组合技术,将超滤或微滤膜组件直接置于生物反应池中,替代传统沉淀池。污水进入反应池后,微生物降解有机物,膜组件则像 “精密滤网” 一样截留活性污泥和悬浮物,仅允许清水透过。这种工艺彻底解决了传统工艺中泥水分离的难题,出水水质极佳,COD 可降至 30mg/L 以下,浊度接近自来水,能直接回用于灌溉、绿化等场景。
MBR 工艺的优势还包括污泥产量少,减少排泥频率,降低运维强度;但膜组件成本较高,占设备总投资的 30%-50%,需定期清洗防止堵塞,能耗略高于传统工艺。适合对出水水质要求高的区域,如水源保护区、景区周边村庄,或有污水回用需求的乡镇。
四、人工湿地工艺,生态友好的低成本选择
人工湿地工艺通过植物、基质、微生物协同处理污水,分表面流与潜流湿地,其中潜流湿地卫生性更优、应用广。其零能耗、运维成本低、景观性好,但占地较大,冬季效率下降故北方需保温,适合人口≤50 人、土地充裕的偏远村庄,或作为生化工艺深度处理单元。
五、复合工艺,兼顾效率与成本
农村污水成分复杂时,单一工艺往往难以满足需求,复合工艺通过 “优势互补” 成为优选。例如 “预处理 + A/O + 人工湿地” 组合,前端 A/O 工艺去除 80% 以上的污染物,后端人工湿地深度净化,使出水达到一级 A 标准,同时降低运行成本;“SBR + 稳定塘” 组合则利用 SBR 快速处理高浓度污水,稳定塘进一步缓冲净化,适配水量波动极大的区域。
复合工艺的灵活性在于可根据当地水质、预算、环保要求定制组合方案,平衡处理效果与成本,是复杂场景下的不错选择。
按照需求选择,让污水治理落地见效,农村乡镇一体式污水处理设备的工艺选择,需要紧扣当地实际情况。人口规模决定处理规模,水质特点匹配工艺能力,土地资源与预算影响工艺类型。A/O 与 SBR 工艺适合多数常规场景,MBR 工艺适配高品质出水需求,人工湿地与复合工艺则为特殊场景提供解决方案。
无论选择哪种工艺,核心是确保设备长期稳定运行。结合当地环保标准、运维能力与经济条件综合决策,让污水处理设备成为改善农村水环境的利器,助力乡村的人们实现循环用水。
如有仍和疑问或者需求,欢迎联系我们,我们将竭诚为您解答!
本文由蓝创沃特(www.lancunwater.com)原创首发,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或注明文章出处!
您可能还想了解: